宽恕到底是什么?

dashandahai
dashandahai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198 浏览

一、概念定义
宽恕本身是社会影响和人格力量对敌意等负性情绪调节的心理过程,也可以把它视为人对负性情绪的一种应对策略,纵然在某些情境中,它的出发点全然是出于调节自我负性情绪的目的,其调整的依据、外在表现和呈现出来的结果往往是符合道德的,其后果是利于社会和他人的。

二、概念区分
(一)宽恕(forgive)与宽容(toleration)
宽容的内容可以是他人的行为,也可能只是一种观点、思想,这些观点和行为可能与自己有关,也可能与自己无关。如对无神论者对有宗教信仰的人士的宽容,尊重其信仰自由;对在某些问题上存在的与自己不同观点、争论表示宽容;对当今青少年追星、追求时尚而做出的各种荒唐行为的宽容,一笑置之等。宽恕是一种德行,而宽恕所针对的往往是已经发生了的事实,它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是行为,而且这种行为通常是和自己有关的、且给自己造成了某种程度的损害的。如我们宽恕曾经背叛我们的朋友,与他握手言和等。宽容精神的前提是对世界多样性认识和真理的不确定感。试想一个人如果认为世界非黑即白,真理只有一个,而自己永远真理在握,那么怎么能让他心平气和地接受世界上各种存在的正当性、容忍人们具有不同的观念呢?宽恕则源自对人性的自知和对他人的爱心、仁慈。它已经超越了是非判断,在自己确定是正义、正当的,且被不义损害的情况下,仍做出顾及他人利益、社会利益以及自我长远的利益的反应。可见,宽容涉及的问题更一般、更广泛,而宽恕涉及的矛盾则更具体、更尖锐。宽容可以不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纸上谈兵;而宽恕则与自身利益切实相关,要对伤害性行为做出仁慈的反应,并常要付诸行动。

(二)宽恕与和解(reconciliation)
Enright提出,宽恕是一个仅限于受害者自己的内部过程,而和解则是一个包含了冒犯者一方的一个外部行为;前者对于后者而言是一个必要而并非充分的条件。Todd认为人普遍需要与他人和解,或是我们错待了别人或是别人错待了我们。虽然和解并不是宽恕的必要成分,但宽恕却是和解的必要成分。宽恕是一种个人的内心活动。一个人用不着与宽恕对象进行交流就可以宽恕他。例如,人们有可能对父母中的一位或多位过去亲手给他们造成的具体伤害给予宽恕,这种宽恕通常只发生在父母去世之后。另外,宽恕常常与过去相连,虽然它也会对未来产生影响。宽恕的核心通常是将过去的伤害或痛苦作为重新解释或重新组织过程中的主题。对比之下,和解通常需要双方参与,需要行动,并与未来相连。

(三)宽恕与公正(justice)、正义
等利(害)交换是公正。而不等利(害)交换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恶的不等利(害)交换就是不公正;另一种是善的不等利(害)交换则是仁爱和宽恕。即社会是以公正为基础的,而仁爱和宽恕则是对道德更高境界的追求。或者说是对公正道德的补充或是对等利害交换的终结。道德境界,仁爱和宽恕远远高于公正;就社会效用来说公正则远远高于仁爱和宽恕。因为公正是要求等利交换和等害交换的,对保证社会合作效用来说,公正显然是最重要的道德。宽恕是对通常会引起有害行为的恶行的善的反应,其社会伦理意义在于减少人类有害的行为,减少下一次可能出现的恶的不等害交换。对维护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具有重要意义。而宽恕与公正在实施时,其形式和手段可能会有所不同。虽然,“公道自在人心”,但公正的实现往往需要外在的强力,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有时借助强势的个体,更多地借助于制度、法律、政策、国家权力机关等国家机器去实行。因此,公正也是一个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制定所依据的主要的和基本和原则。而宽恕则主要是一种个人的道德选择,是完全自觉自愿的一种内部精神过程,而不是外在力量胁迫的结果。

(四)宽恕与仁慈(mercy)
仁慈和宽恕相比较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它涉及了更多的道德情境。可以说,仁慈实际上是对他人的无条件的友爱、施善反应。仁慈涉及的情境不一定有伤害的因素,仁慈涉及的人或事与自己不一定有利害关系。即仁慈既可以是对自己施加过伤害的人的宽容、宽恕,也可以是对自己家人、友人的和善,还可以是对与己无关的、素不相识的人的怜悯与帮助。即仁慈涉及的人或事不一定对自己的有直接的利害。有时,仁慈是人的一种主动选择,有外在的行为表现,如积极去做慈善行为。而宽恕则必定是涉及到对主体的伤害情境,对方与自己发生了利害关系。宽恕是撇开通常人们对伤害的消极反应,转而对伤害采取一种积极的、仁慈的反应。宽恕是一种化消极为积极、化敌为友的心态和行为。宽恕通常无法主动选择,因为人不可能主动申领伤害。因此,宽恕有时是人们对已经发生的现实的无奈的妥协。

(五)几个非宽恕的概念
宽恕不等于忍让。有人认为,宽恕经常是令人不快的一种选择,因为宽恕者需要忍让,放弃愤怒情绪、复仇甚或公正处理的机会。实际上这是对宽恕的误解,宽恕并不否认对冒犯者的愤怒情绪的合理性,而是在此基础上,对这种情绪做出更好的处理。宽恕更应被看作是一种对冒犯行为的消解;在这之中,交往双方都明确意识到冒犯者对宽恕者有错误行为,宽恕者有理由为此产生愤怒等情绪,而宽恕者通过宽恕令冒犯者因此而得以解脱,也令自身自由(从充满怨恨的生活中解脱出来)。
宽恕不等于赦免。法律上可以判一个人有罪或无罪,可以惩罚或免予惩罚一个人。这可能影响我们对伤害事件的体验强度和增加或减少宽恕一个人的可能性。但这和我们自己内心里是否决定真正宽恕一个人是两回事。比如作恶者可能已经得到法律的制裁,正义得以维护,他得到了公正的处罚,被害者家属得到了补偿。但被害者家属仍然可以决定自己宽恕或者不宽恕对方。他可以选择不宽恕,那就意味着他要持续地憎恨作恶者。
假性宽恕与不完全宽恕。正因为对宽恕含义的误解,会有很多“虚假宽恕”(pseudo forgiveness)的情景,如果不让他实际面对伤痛和自己直面必须的宽恕,人们可以表现出仁慈或表面上的宽恕。一个人可以出于道德信条这样做,也可以因为维护关系的天性而这样做(比如职业或家庭关系)。这种类型的宽恕不太可能减少负性情感。另一种类型的宽恕可以视为“不成熟宽恕”,因为被伤害者对待侵犯者表现出自负、挑衅或自鸣得意。根据许多作者的观点,假如宽恕的结果导致牺牲者感到道德优越感,这就是一种伪宽恕。最后,个体可以表现出宽恕但是仍然保持某些负性情感。

三、价值意义
宽恕一直以来是各种宗教、哲学和文化所共同推崇的理念。从宗教来看,无论是西方宗教,还是东方宗教大都把宽恕视为其基本教义之一。比如,基督教强调人要像基督宽恕人类之罪一样去宽恕别人,包括宽恕自己的敌人;佛教教导人们要忍辱,包括宽恕,容忍他人的过错。许多哲学家、伦理学家把宽恕视为人类的一种美德加以提倡。西方哲学家将宽恕视为西方的一种基本精神加以推崇,比如,从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德性伦理学以及现代的伦理学家德里达、斯蓬维尔,都论述了宽恕作为为类的一种美德的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提出的恕人恕己的恕道,“推己及人”、“犯而不校”,将此作为君子修身养性的要则,也成为中国社会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标准之一。从伦理作用看,公正虽然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仁爱和宽恕却是一种超越公正之上的更高的道德追求。它是在处理公正所不及的人类冲突问题时的一种善的德行。可以作为公正道德的补充,最大限度地调整人际关系、增加自我幸福和促进社会和谐。在现实社会中,宽恕主要意义在于解决各种人际冲突。宽恕可以承载以下功能:它从主体内部动机出发的,注重的是受害者的内部心理感受,强调人际冲突中对情绪的自我调节和监控作用,兼顾集体和个人利益,最大程度上实现心理创伤的平复和人际冲突的减少。既可以缓解伤害造成的负性情绪、预防和治疗相关的心理障碍,又可以防止新的人际冲突的形成和暴力的升级。

四、宽恕的过程
版本一:
Enright进一步提出了宽恕他人过程的 4 个阶段和 20 个步骤。宽恕的四个阶段:
阶段一、揭示你的愤怒。要宽恕,你必须首先审视作为别人不公正对待你的结果,你感到有多愤怒。认识到你在生气是非常痛苦的,但是宽恕不是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或者隐藏痛苦。你承受了痛苦并且要诚实地对待你所承受的痛苦。
1.检查心理防御。
2.面对愤怒——要点是释放而不是保持愤怒。
3.允许适当的羞愧。
4.净化的意识。
5.对冒犯行为的认知回想的意识。
6.对冒犯者与伤害者共同承担的意识。
7.对自己可能被伤害永久性和反向变化的认识。
8. 对可能改变公平世界观的洞察力。

阶段二、决定宽恕。宽恕需要一个决定和承诺。
9.旧的策略无效而出现内心变化、信仰转变和新的洞察力。
10.愿意考虑将宽恕作为一种选择。
11.承诺宽恕冒犯者。

阶段三、宽恕工作。简单做出宽恕的决定还是不够的,人们需要结合行动去实现宽恕。这个阶段以你给冒犯者一个道德礼物为终点。
12.将冒犯者放在当时情境中审视,通过角色扮演再构造。
13.对冒犯者移情和对冒犯者出现的同情的意识。
14.接受和消化痛苦。
15.给冒犯者一个道德礼物。

阶段四、从情绪的监牢中发现和释放。不宽恕、痛苦、憎恨、愤怒就像牢房的四面墙。宽恕就是打开房门让你走出牢房的钥匙。
16. 发现自己和他人在经受苦难和宽恕过程的意义。
17.认识到自己过去也需要别人的宽恕。
18.洞察到一个人并不是单独的(普遍性,社会支持)。
19.认识到自己由于伤害在生活中可以有新的目的。
20.意识到对冒犯者出现的负性情绪减少,也可能有正性情绪增加,意识到内部情绪的释放。

版本二:
Enright 宽恕治疗模式共有4个阶段,包括20个单元:
A 揭示阶段:
(1)检验心理防御,承认自己受到了伤害;
(2)意识到自己的愤怒,而面对愤怒,关键是释放,不是隐藏;
(3)意识到冒犯事件给自己心理上带来的痛苦(如:羞耻感、遭受不公正的痛苦、在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重放冒犯事件等);
(4)意识到怨恨让自己筋疲力尽;
(5)对伤害事件进行回忆;
(6)比较自己的不幸和冒犯者较幸运的立场;
(7)意识到自己被伤害事件永久地改变了;
(8)认识到世间不存在绝对公平;

B 决定阶段:
(9)意识到自己原来处理问题的策略不起作用了;
(10)愿意考虑把宽恕作为一种选择;
(11)承诺宽恕冒犯者;

C 工作阶段:
(12)通过观点采择‚在前后情境中重新看待冒犯者;
(13)对冒犯者产生共情;
(14)意识到自己对冒犯者产生的同情;
(15)接受并忍受痛苦‚而不将这些痛苦传递给别人;

D 结束阶段:
(16)在痛苦过程和宽恕过程中为自己和他人寻找意义;
(17)意识到自己过去也曾需要被别人宽恕;
(18)意识到自己并不孤独(一般化、支持);
(19)意识到自己因为这个伤害事件产生了新的生活目的;
(20)意识到消极情感的减少,也许还增加了积极情感‚如果这个出现了,就应该是意识到内在情绪的放松。该模式描述了宽恕他人可能会经历的心理过程。
Enright 指出,模式中每个步骤的前后顺序并不是刻板固定的,个体可能经历所有的步骤,也可能只经历其中的一些步骤。

五、文化的影响
文化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集体主义文化中的宽恕心理机制就与个体主义文化背景下有所不同。
第一、持集体主义观点的人首要目标是群体的需要,他们追求的是社会幸福,会为了恢复社会和谐而宽恕他人。而持个体主义观点的人为了获得个人利益(如:增强幸福感、降低罪恶感)而宽恕他人。
第二、持集体主义观点的人会为了保全自己和他人的面子而宽恕,且第三方的调解、劝说会更有利于这样的选择,显示出对他人威信的重视。持个体主义观点的人首先要维护的是自我的威信,他们选择宽恕是为了挽回在受到冒犯时丧失的自尊。
第三、持集体主义观点的人把人际关系看作是盟约性质的,把宽恕看作是一个保持社会和谐的强制性义务,而不是个人选择。持个体主义观点的人把人际关系看作是契约性质的,具有互惠性,把宽恕看作是一个符合这种观点的个人选择。
第四、持个体主义的宽恕者为了做到宽恕更喜欢诸如专业心理疗法、自助资源和个体应对技能等手段。集体主义的宽恕者可能更喜欢听从第三方劝说、受权威影响。
总之,在西方文化中‚宽恕倾向受到一些涉及情绪稳定的人格特质(自尊、焦虑等)的影响,而中国人的宽恕倾向却更多地受到一些强调人际关系和团体稳定的人格品质(人和、人情及面子)的影响,其中主要表现为与“人和”倾向有关,人和在中国文化中是维持人际关系稳定的一项关键要素。在集体主义中国,一方面宽恕被认为有助于保持团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和睦;另一方面宽恕常常被人们当作为是一种在不同地位、层级成员之间取得调和、平衡的策略。宽恕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充当了一种维护社会和睦的调和手段。


你愿意宽恕别人和自己吗?测一测吧!?测一测吧!

宽恕倾向量表

Heartland宽恕量表(HFS)中文修订版


参考文献:
张红静. 大学生宽恕心理及其教育的实证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0.

陶琳瑾, 傅宏. 宽恕治疗:基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研究[J]. 医学与哲学:A, 2010(6):3.

发布于 2022-09-04 15:55

免责声明:

本文由 dashandahai 原创发布于 问心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相关文章

到底该如何减肥

推荐内容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16026936号-2